此人已死 莫穎詩地境旅夢舞踏劇場創作演出工作坊

日期: 2018-07-06 - 2018-07-08

。社區文化發展中心、亞洲民眾戲劇節協會主辦
。形藝祭協辦

 

 

◤課程大概內容:

 

★ 自由選擇、解讀60年代奈及利亞內戰期間因其反對暴政、獨裁及激進的政治評論而被非法單獨囚禁的諾貝爾文學獎劇作家、詩人渥雷索卡因(Wole Soyinka) 的<獄中抄詩>內某幾首指定作品,並以其嘗試簡單發展創作,思考詩選跟地境、旅夢者之間的想像。

 

★課程最後一堂,也會嘗試共同排練一首劉霞的詩<風──給曉波>作結。

 

秉承五十年代舞踏先峰土方巽於達達主義跟前衛藝術上所追求的傳統框架突破,及融合是次工作坊渥雷索卡因以神話、儀式為創作養份,可卻對社會與道德;建立與毀滅有著不一樣詮譯的「獄中詩抄」為大方向,期待最後在惡劣而不自在的流動演出場域內呈現的塗白驅體並不只是裝模作樣而沒靈魂及不誠實的複製品

 

■ 身體放鬆、伸展和肌肉想像的練習
■ 舞踏的基本肌肉跟局部肢體控制並可塑的練習
■ 對環境特性/特質、聲音、空間的解讀
■ 身體跟環境或周遭物件/物料的觀察、想像、塑造性與關係
■ 即興情境或身體支點練習
■ 單人及雙人的即興練習,課堂間學員將有機會互相觀察、協調、創作一段跟附近環境或情境能配合的小演出作最後總結

 

 

日期/時間:
20187 6 () 19;30-22:30
2018
7 7 () 15:30-18:30
2018
78 () 13:00-15:00 16:00- 19:00
2018
7 1214 (四;六)20:30-22:15 * 導師暨學員展演


*學員可自由選擇、衡量參與最後在JCCAC的演出呈現與否,或個人能出席排練的檔期、演出場次。(只限參與全課者)

 

*全課四節共12小時,也可選擇單堂試課3小時 (最後一節除外)

 

* 建議身體能參與四堂為一完整,但體諒各人工作需要,也期待大家能先踏出第一步嘗試讓自己的身體去經驗舞踏或用身體思考、表達自己對現世的吶喊。

 

* 請稍後留意臉書活動宣傳連結:「此人已死」莫穎詩地境旅夢舞踏劇場創作工作坊暨師生共同展演。

 

 

工作坊及最後展演地點:
a) 社區文化發展中心 九龍石硤尾偉智街JCCAC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二樓L205-208
b) JCCAC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戶外不常規的角落
c) CCCD SAORI空間 九龍石硤尾偉智街JCCAC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二樓

 

 

工作坊贊助費:
$ 800 四堂共12小時 (參與演出學員免費排練時間另外算)
$ 720
全課優惠 (71日前早鳥報名/二人同行/cccd會員)
$ 200
一堂3小時課
*綜緩人士或遇經濟困難者若有誠意參與,請向主辦方提出申請,導師盡量按個別案例酌情處理

 

報名:http://www.cccd.hk/?a=group&id=activity_application_form
 

查詢:
電話 28918 482 (辦公時間內)
電郵 cccd@cccd.hk
 

 

◤備註:

1) 歡迎任何程度對表演有興趣和願意嘗試動身體的,有經驗的表演者參與也是另一種經歷和挑戰。導師會針對各人的能力、狀況作個別要求或調整。期望每個參與者都能在自己身體本質上找到可以自在、自由的可塑空間

 

2) 學員於課堂期間需赤足及穿著舒適並方便伸展的衣服,謝絕一切短裙、緊身牛仔褲及一切名貴而不便觸碰不同環境的衣服。

 

 

▲關於導師-莫穎詩 (Vinci Mok)


形藝祭及彌琉舞踏藝術總監,曾為Y-Space多空間舞團二團主要成員和主席,並曾在2008-2009年辦過跨界別街頭即興藝術組織 ARTWAVE。90年代中更曾為赤犢劇團委員、同流工作坊默劇部副主席及自進念二十面體成員衍生的不隨意肌成團的中堅創作表演者。

 

現為多元創作藝術家,在舞踏創作表演已有逾十年的資歷,曾拜藝多個來自日本、馬來西亞、巴西、德國的舞踏大師,影響最深遠的為和栗由己夫、秦Kanoko及恩師藤條虫丸。此外,莫也曾受邀台、馬來西亞、泰國等地參與國際舞踏藝術節。

 

除舞踏外,莫現時主要游走於形體、當代/ 民眾劇場、現代舞、行為等藝術等創作表演平台,並偶作默劇演出、即興聲演、電影/舞台美術或服裝設計、舞踏/ 形體指導藝文撰文或評論,也曾為香港理工大學舞台設計學系、香港城市大學人民與表演藝術學科、香港ATEC中學藝術教育支援中心、高雄中山大學表演藝術系、高雄樹德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花蓮東華大學通識科、吉隆坡新紀元大學媒體與藝術學院、高雄身心障礙劇場、香港匡智會、聖雅閣福群會等作肢體表演、舞蹈或舞踏相關的客席講師等,近三年間,莫定期在台灣開辦舞踏訓練課或環境創作課,也積極蕴釀藝術活動脱離象牙塔,走進社區、市場、基層的日常生活,最近更在港開始了兒童舞踏與兒童哲學、情緒及中學教師的舞踏體驗工作坊。

 

 

▲關於舞踏:

 

舞踏最早源自日本,二次大戰後第一代舞踏從長崎廣島被壓在斷垣殘壁下的人屍吸允而來的靈感,舉手投足之間也就不經意地反映出當時的某種政治意識。
 

曾隨德國Mary Wigman研習舞蹈土方巽(Hijikata Tatsumi) ,在50年代跟近代仍舉世知名,並具資深芭蕾與運動訓練的大野一雄均為黯黑舞踏(Ankoku Butoh)的先驅,其從日本人身體與風土出發創造出來的低重心、蟹型腳、非統合與不自主的肌肉卷曲及內縮的身體、匍行、扭曲歪斜的表情,以至將偶發行為、新達達主義的反藝術觀念、超現實主義的convulsive beauty併合的想法都改寫並挑戰了當時既有的單一舞蹈形式、觀念與日本身體的可能性。而其那套愚蠢負面的所謂前日本人身體形態的表演美學更實行以投向黑暗的精神態度去對抗資本消費主義化與都市化的理性中心主義去否定或反思一些社會的標準與道德慨念,更遠超一個舞者該有的行為態度。時至今天,舞踏文化已傳揚至歐美,而儘管當代的日本舞踏也有不同派別的分野或不一定堅持在身體上塗白,以至各舞踏家對黯黑的詮譯亦各有差異,但舞踏跟社會、弱勢、土地、生命、自然不滅的關注、關係仍是千絲萬縷和絕對不能單一式地複製。

 

 




相關活動: